"东头烧肉",在上世纪70年代诞生于龙江里海片区,是当地居民吸收各地烧猪工艺,经过反复调试制作,摸索出一条独特的制作工艺,凭借考究的选材和特别的烤制手法以及严谨的工序流程,出品色靓味香,皮脆不韧,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东头烧肉"
由于这些烧肉初时集中在东头市场销售,形成"东头烧肉"的品牌。更因其"鸿运当头"、"红皮猛壮"的寓意,在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以及筵席活动伤,更是必不可少的应节食品。
龙江一带因蚕桑业和缫丝业兴盛成为顺德最早的首富之区,有"两龙不认顺"之谚。而东头街所在的里海是宋代以来广东最大的桑园围的开口处。堤围建成后,当时唯一运输工具——船只只能从外海进入里海,再由里海转船运入内河各地。所以东头一带成了围内水上商品运输中转的大码头(见《龙江千年回眸》)。水上运输发达,带来了商贸的兴旺。
据《博物志》记载:生燕冀者皮厚,生雍梁者足短,生岭南者白需极肥。产于珠三角的小猪嘴短、耳短、脚短、皮薄,烧起来易熟,肉嫩皮脆,香酥味浓。
制作者凭借其及其讲究的选材及烤制手法,从选用的猪只,到腌制、味料配方、制作工艺、烘烤的火候等方面,都有成套成熟的工艺编程与要求。最重要都系选好猪,捉猪的过程就是要选好猪。选的生猪要不肥不瘦,比较薄皮的。重量比较适中(80-90斤)最好。
东头烧肉制作过程
烤炉的温度估计有370-400度,所以每个工人都非常辛苦。像工人逢年过节2天2夜不能睡的,最多清明那时百几只猪,节日都是30-50只猪。平时都是10-20只。合适的炉温能使烧猪的香味更加多元。此外,因为传统烧腊大多会使用木柴、炭等固体燃料,这样会比较容易造成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被木柴灰尘污染。
然后拍破细针,疏气、免气泡,加好柴烧够流温再下第二次炉,第二次流之后拿上来,如果见有烧焦的,一般都会贴纸。贴过纸之后大概10分钟左右,将烧焦的全部刮出来,然后再放入炉里面,这样三次来回。猪也会烧得金黄色了。
东头烧肉是咸鲜的熟制品,直接蘸白砂糖或生抽吃也可以的,搭配蒜苗、荞菜、香葱等一起清炒就更加美味。
来源:顺德城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