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人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94|回复: 0

[顺德热点转帖] “山长讲坛”杏坛开讲,教育要留住乡愁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13万

积分

上班一族

Rank: 5Rank: 5

积分
137568
发表于 2020-12-29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52c620201229014809619586.jpg


“山长讲坛”杏坛专场在杏坛镇龙潭村青田村小组举行。

  12月27日,“山长讲坛”杏坛专场在杏坛镇龙潭村青田村小组举行,该活动邀请了江苏、广州、河源以及顺德本地校长、老师,围绕主题“乡土家园,爱的回归”,进行深入探讨和思想碰撞。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山长书院院长吴颖民,顺德区政协副主席徐国元, 顺德区杏坛镇人大主席康永忠,顺德区杏坛镇党委委员李拔顶等参加讲坛活动。

  吴颖民表示,青田村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探索出“政府+社会组织+学校+村民”的乡村振兴模式,让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青田村风貌能够得以保存,让美丽的乡村得以留住。他希望专家、校长的教育智慧在“山长讲坛”进行相互碰撞、激荡,为本次主题做出更深刻的诠释,带来更深刻的启发。

  当日,“山长讲坛”邀请了6位嘉宾上台进行分享,顺德区杏联初级中学校长赵平正分享了《看不见的乡愁,回得去的故乡》主题,紫金县城第一小学党总支部书记、校长练伟东分享了《山城教育,爱的传递》,勒流裕源小学校长伍周旋分享了《在传承中热爱》,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屈小玲分享了《做生命成长的陪跑者》,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小学曹玉辉校长分享《乡村教育,必要的乌托邦》主题演讲。

  赵平正认为,乡愁是与家乡不能相聚的思念,过去多种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乡愁难平。要回归乡村,主要是心灵的回归;人心回归,重在教育。教育是乡村振兴最内在的塑造灵魂的工程,要做“有根”的教育。

  伍周旋以裕源小学为例,从文化的精神传承、特色乡土课程传承、实践活动传承分享热爱家乡教育的实践。伍周旋表示,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传承中热爱,是将爱具体化、生活化、可感化的生动策略。

  徐国元表示,乡村和教育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他建议城市的学校、学生要到乡村里面去,并呼唤大家要重视乡村文化,更希望教育界能够和乡村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当天,现场还颁发了第五届“顺德农商银行杯”美丽乡村创意大赛奖,大赛通过社会征集共收到有效作品32份,经过初评、复评,《走近青田村——探寻你我的精神家园》等17个课程获奖。

特邀嘉宾:

  值得关注的是,当日“山长讲坛”还邀请了跨界嘉宾香港恒业集团与广东宝丽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中平,叶中平以《叶氏祠堂,中原地连接远至春秋  爱心回归,乡土情升华厚德载物》为主题,讲述修缮家乡祠堂的经历和探索,围绕“为何回乡六祖故里建祠堂”、“组建叶氏祠堂十五年故事”、“祠堂接乡土家园爱的回归”等方面,分享了他组建叶氏祠堂的初衷和诠释了祠堂所承载的功能。

  叶中平说,在修缮家乡祠堂中,对家乡的历史祠堂做了大量的研究,了解、理解了很多的历史,通过牌匾、进士、将军、名医等,把每一个具体的事物装起来,让大家去感受祖先的荣光。

  “我认为祠堂所传递的精神实际上是慎终追远,让仁爱回归人性;文化自信,从认识祖先启航。”叶中平表示,通过建造祠堂这种方式和先人、宗亲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寻根问祖,让自己的家园情怀得以回归,让爱得以延续。


来源:顺德城市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客服|顺德人网bbs ( 粤ICP备2020115994号 )

GMT+8, 2024-6-17 18:40 , Processed in 0.06882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