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人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57|回复: 0

[顺德热点转帖] 杏坛以独特的“解题思路”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答卷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13万

积分

上班一族

Rank: 5Rank: 5

积分
137454
发表于 2021-6-29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5月22日至23日,杏坛镇代表佛山“出战”广东省第二届《乡村振兴大擂台》活动。截至6月20日,杏坛的直播间已收获82.6万次网友点赞。
    杏坛之所以能够代表佛山参赛,离不开其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探索出独特的“解题思路”。拥有30个村居的杏坛充分尊重乡村的独特性,善于梳理乡村历史发展脉络,勇于直面、破解基层难题,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不断创新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

    以发展破难题,昔日“问题村”大变样
    杏坛如今有两个人气最旺盛的区域,一个是镇中心城区,另一个是位处杏坛镇东南部、紧邻佛山一环南延线和顺德高新区的高赞村。这四年,高赞村的餐饮业、服务业、零售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高桂路周边一带的商圈,无论白天夜晚,街上总是熙熙攘攘,沿途商户生意兴旺,人们在村里安居乐业。这般的繁荣景象,对于四年前的高赞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昔日的高赞村,因为历史问题的积重,一度变成“问题”村,村内矛盾频发,阻碍村居前进发展。后来,在区、镇两级党委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高赞村党委确定“以发展破难题”的方向,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好群众路线,一边发展一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高赞村党委书记梁少斌至今还记得,2017年开始,区、镇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带领工作组下村访户,解难题,强信心,重点攻坚历史遗留问题和开展综合治理。同年,在充分尊重民意基础上制定的《高赞预留发展用地处置方案》由高赞村全体股东表决通过。以此为突破口,几年间,高赞村不但做好了留地股东土地出让相关工作,让留地股东实现权益,同时高赞村固化宅基地地块全部基础设施得到加快建设。一系列举措,为高赞村的发展打下一支“强心针”,推动问题得以逐一破解,向村民提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与此同时,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两个长者饭堂;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对村内10多段河涌进行疏浚、清淤,对村中主干道进行改造提升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高赞村焕新颜。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载体,高赞村还整合工、青、妇以及各社会组织机构的群团力量,切实为村民提供各种服务,并通过300多名党员、党群先锋队队员联系群众,培养农民骨干,走好群众路线,为建设和谐幸福的高赞家园打下了基础。
    如今,高赞已经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村居换届选举便是最好的证明,高赞村曾是全省换届选举的落后村,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高赞村一举摘掉后进生“帽子”,实现群众参选率98%,如期平稳高质量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高赞村党委书记梁少斌说,高赞之变源在党建,高赞依托基层党建工作,激活经济社会发展“一池春水”。不得不提的是,这两年,村改机遇期为高赞拉动起强劲的经济助力,通过对高北工业区北片区的旧厂房进行整体拆除,村居增加了约2千万元征地收益,还依法依规解决高赞村北十组历史遗留问题。如今村改地块上已经建起了一座座的高标准厂房,未来主要发展新材料和智能家居产业。伴随着顺德高新区、顺德智富园等园区发展,产业聚集优势凸显。“在村里的几百家企业中,我们能够找到供应商厂家,也能找到目标客户,这就是聚集的优势。”高赞村企业家梁先生对高赞村未来发展十分期待。
    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伴随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赞村经济发展展现出良好势头,村集体收益和村民个人收益都得到提高。梁少斌说:“去年,我们对高赞市场进行了改造提升,租金收益从原来的40万元提高到110万元。越来越多务工人员搬进了高赞村,村民的租金收益从原来每间房三四百元涨到七八百元,如今更是一房难求。”
    更值得期待的是,作为撬动杏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顺德高新区发展及配套日渐成熟,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一个新社区建成指日可待,也必将进一步带动高赞村发展。
    未来,高赞还有更高更远的前景可及,为此,区镇村三级已有计划,确定了20项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包括投入180万元建设高南足球场,投入290万元重建高赞小学现龙桥,投入80万元建设高东荷包咀绿道,投入250万元建设高北大塘休闲公园,投入4200万元建设高标准幼儿园,投入3600万元新建大型的高赞村长者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共计投入超过1.69亿元。
   
    基层治理破除乱象 风清气正迎新发展  
    2021年4月17日,杏坛镇麦村村民纷纷冒雨前往酒厂,为村改征地表决投下同意票,次日,麦村股份合作经济社征地以98.52%同意率通过表决。在表决结果公布后,麦村的群众和村改工作组成员一起互相祝贺,互相感谢,互相点赞。
    这般和谐的景象,放在三年前,不可能实现。当时,麦村正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而陷入发展的僵局。其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就是鱼塘霸耕欠租问题。因为承包手续混乱、个人利益、股份社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自2015年起,拥有604个基塘的麦村出现霸耕欠租情况,村集体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2019年,杏坛以扫黑除恶助力麦村基层治理。顺德区镇两级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麦村开展专项治理,整治村务混乱及霸耕欠租等问题,最终协助麦村股份社成功追回2000多万元鱼塘欠租款,并帮助麦村股份社理顺村务规则制度,提升了集体资产管理效能。
    自此之后,麦村构建了新秩序,村里的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2019年国庆节前,麦村村民收到了补发的鱼塘租金分红,人人欣喜不已;2020年3月,麦村到期鱼塘重新发包,村民们投入农业生产充满干劲;看到家乡的改变,麦村的众多企业家更有信心,积极支持家乡发展……
    2021年年初,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麦村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为村居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着麦村由“大乱”走向“大治”,村民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21年3月,杏坛铺开麦村村改政策宣讲工作,在20多天里开展了200多场宣讲会,宣讲现场气氛平和,村民的态度也更加友善。杏坛村改干部针对村里不同利益立场的群众制定不同的宣讲方式,为每位村民热情讲解村改政策,同时倾听村民心声,直面历史问题,积极研究解决办法。
    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坦言:“若是三年前谈麦村村改,简直是天方夜谭!但通过基层治理、化解历史矛盾后,我们重新树立起基层党组织威信,敢于直面问题,与村民真诚沟通,一步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如今,麦村村党委、村委会和股份社三套马车团结一致,村民们携手向前,共同为麦村描绘一幅村改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党建引领村改 助力光华村腾飞   
    2019年7月16日,杏坛镇光华村德彦工业区征地方案表决以74.06%同意率顺利通过,成为顺德首个通过征地方案表决的超500亩连片改造项目。
    时隔近两年,光华村村改再次迎来好消息,村民代表表决同意将光华村内1318亩土地纳入村改项目。这次,表决同意率达到99.74%。
    同意率实现从74.06%到99.74%的转变,在光华村党委书记吴振球看来,跟杏坛镇党委的关怀与指导,以及光华村不断加强党建引领,以民生实事为抓手,用心用情为村民服务的作风有关。
    在两次村改表决工作中,杏坛村改联合党支部书记梁深庭等杏坛村改干部带头奉献,冲锋在前,带领党群先锋队一道,多花时间、多花精力做通村民、企业家的思想工作。
    甚至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也深入光华村当起了政策宣传者,“我希望大家放下过去,放眼未来,500亩工业园改造将坚持‘工改工’,为村民谋利益,政府的承诺不会打折扣。”柯宇威说。
    说到做到。2019年的村改表决后,光华村结合村改推动村居环境全面改善:七队公园改造成为状元公园;光华文化广场将改造成为党建文化广场;万岁庙完成了修复;多条河涌完成清淤工作;三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点落实建设及管网铺设……“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开展,村民明白到我们是实实在在地办实事,对政府和村‘两委’的信任增加了。”吴振球说。
    美的集团、广东阅生活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悍高集团等重点企业纷纷宣布进驻德彦工业区建高端产业项目的消息更是给村民打下了“定心针”。一系列持续向好的转变,让村民们更加支持村改。
    “再过几年,我相信光华村会再实现一个大转变。”吴振球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计划继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推进经济建设,让光华村站到发展腾飞的新起点”。

    红色力量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书舍书塾等古建筑得到活化,烧奔塔传统民俗得到复兴、青田的历史文化得到了传承……近年来,杏坛镇龙潭村青田村民小组发生的这些变化都离不开“青田范式”。2017年,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教授渠岩提出了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路径——“青田范式”,强调以乡村的地方性为主线,沿着历史、政治、信仰等九个方向展开探索,建立丰富多彩的“乡村共同体”社会。2019年,“青田范式”成为全国三大典型乡建案例之一,受到央媒多次关注。
    近年来,杏坛突出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引入高校、社会组织进驻青田,积极探索“政府+高校+社会组织+村民组织”多元联动的艺术乡建之路。以当代艺术介入乡村,发现乡村的价值,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激发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龙潭村党委书记吴醒万表示,通过成立青田村民小组党支部和党群先锋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充分激发了青田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与青田不同,杏坛镇桑麻村以特色农产品黑毛节瓜作为社区文化营造以及社区经济促进的切入点,采取“党建引领+机构运营+社会参与”多方联动模式,建构黑毛节瓜种植销售基地,开发黑毛节瓜体验路线,推动桑麻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增强村民的社区参与,持续探索发展桑麻村黑毛节瓜乡村振兴社区营造之路。
    黑毛节瓜开耕节、黑毛节瓜品鉴活动……近年来,桑麻村围绕黑毛节瓜打造特色品牌,不断丰富黑毛节瓜产业的文化内涵,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结合社区营造,动员和扶持更多村民种植黑毛节瓜,推动黑毛节瓜产业振兴。
    桑麻村黑毛节瓜发展项目负责人苏国健表示,2017年开始,百生田园公司与本地瓜农建立黑毛节瓜种植合作关系,“如今,我们种植黑毛节瓜的签约农户已经有95户,截至今年6月,我们的黑毛节瓜产量已经达到了15万斤”。
    2020年,桑麻村和口岸文旅集团成功结对,发展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如今,桑麻村还在党群共建社区发展资金的支持下,推动入村大道、阜城桥、中心桥、北街桥得到改造提升,完成一河两岸的环境美化工程以及村史馆、党群活动中心、法治公园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并充分发挥党员、党群先锋队力量,带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来源:顺德新闻网-珠江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客服|顺德人网bbs ( 粤ICP备2020115994号 )

GMT+8, 2024-6-15 07:57 , Processed in 0.05695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