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人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29|回复: 3

[顺德热点转帖] 陈村新闻丨26名中大师生在陈村呆了3天,竟然发现了......

[复制链接]

6947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4448
发表于 2021-11-1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山大学历史系本科生实践教学历史人类学课程组来到了陈村镇考察,前往旧圩与新圩所在之处及周边地区,探究圩市为何如此繁盛,并到潭洲村、大都村、仙涌村、北滘镇碧江社区和龙江镇龙江社区,对当地的祠堂进行了走访调查。

旧圩清明上河图
11月1日下午,在当地居民陪同下,师生前往旧圩龙津文化陈列馆和陈村旧圩考察学习。其中,龙津文化陈列馆中展有一幅称为“旧圩清明上河图”的画作,画中细致地还原了一九五二年旧圩部分商铺的名称及具体位置,展现了当时人们经济生活的细节,为师生们理解旧时的旧圩提供了很好的依托。

在参观学习中,同学们纷纷表示,意识到陈村并不是封闭的小城镇,而是连接着整个珠三角地区,乃至东南亚。

旧圩风貌与历史
11月3日,学生们跟随旧圩社区本地居民走访了旧圩的街道,了解旧时店铺的经营状况,并沿着文海河的一条支流进行考察。据居民介绍,此处曾经存在一个渡头,旧时水道比现今宽得多。随后,市民欧先生拿出自己于2016年前后绘制的陈村地图,供同学们参观学习,并向同学们讲解了三圩六市、九头八尾等等。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走访了新圩,新圩居民介绍了吉洲沙旁的水道及古码头。从居民口中,同学们了解到,清朝时期,码头是一处规模庞大的集散地,粮食上市时,装满粮食的货船从陈村出发,驶往港澳乃至东南亚。“陈村的粮价直接影响到省府的粮价”,当地居民的一句话可见当时陈村影响力之大。随后,新圩居民还向同学们讲述了维新路与民族路沿路商店在日军入侵前后的变迁。
晚上,各小组成员围绕三圩六市与新、旧圩变迁的主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对口述史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

探寻祠堂发展脉络
登洲村、潭洲村和大都村等村落有丰富的祠堂资源,既有古代保留至今的宗祠,也有现代重建的祠堂,是考察与宗族相关的历史人类学问题的宝贵资源。

11月4日上午,师生们前往了登洲三字经文化公园参观区氏大宗祠。参观期间,区氏族人与同学们分享了七本区氏族谱。这些族谱见证着区氏宗族的历史变迁和传承,同时也是珍贵的史料。随后,师生们继续对吴氏、何氏大宗祠和其他宗祠进行考察。

当日下午,三组同学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前往大都村考察甘氏宗祠和梁氏大宗祠。甘氏老人给同学们分发了由甘氏族人编纂的《大都甘氏纪事》,以便帮助于同学们理清大都甘氏的发展脉络。梁氏是大都村最大的宗族,在村内还有岐周梁公祠、禾渚梁公祠和南堂梁公祠等众多祠堂,同学们都一一进行了实地考察。

考察结束后,师生们围绕陈村商贸文明的价值进行分析讨论。与世界上其他商镇相比,陈村有着独特地位,其背后体现出商贸文明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有着剧烈的盛衰和沉浮。通过对陈村考察研究,师生们了解到商

6947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444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值得考察与记录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13万

积分

上班一族

Rank: 5Rank: 5

积分
136922
发表于 2021-11-1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对陈村考察研究,师生们了解到商

1万

主题

2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4470
发表于 2021-11-10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探索以前的故事,反复论证,对现在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客服|顺德人网bbs ( 粤ICP备2020115994号 )

GMT+8, 2024-6-6 13:46 , Processed in 0.06920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