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顺职经验”再次闪耀全国,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案例,成功入选由教育部组编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十周年征文集》,阐述了顺职院与库卡中国合作开展“新匠星计划”案例的《职业教育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文。
职业教育活动周设立以来,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重要品牌活动。《职业教育活动周十周年征文集》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起的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征文活动为基础整理形成,收录了17位院士、17位大国工匠、多位行业企业的管理者对职业教育活动周的观点与感受,21个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和部分行(教)指委、地市、院校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的经验与体会,60余位职业院校师生与职业教育活动周的生动故事,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助力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让职业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被更多人了解、被更多人认同。
毕业即就业 打造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孵化池”
据了解,“新匠星计划”实施以来,顺职院与库卡中国紧密合作,落地了首个新匠星订单班,并逐步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多个院校。通过这一创新模式,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精准输送了大量高技能人才,有效解决了库卡中国的人才缺口问题,同时为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3000家企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
通过多维考核面试,重点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项目实践经验、创新思维及职业素养。库卡机器人派出资深工程师与人力资源团队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考核环节,面试官针对库卡机器人编程调试、多机器人协同控制等产业实际问题展开提问,学生结合“美的工厂机器人分拣项目”“库卡虚拟仿真实训”等经历现场作答,需展现出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库卡机器人教育行业负责人介绍,入选学生将进入“2年校内理论学习+3个月虚拟仿真实践+7个月企业实战实训”的分阶段培养体系,深度参与库卡工业机器人研发、调试、系统集成等真实场景项目,考核通过者可直接入职库卡及产业链企业核心技术岗位,实现“毕业即就业” 的无缝对接。
培养链条完整 领先技术标注赋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新匠星计划”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核心,联动上下游相关专业,将库卡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标准、“美的工业4.0示范工厂”真实项目案例融入课程体系。
校企双方共建《库卡机器人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等核心课程,开发包含VR示教系统、3D仿真模型、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序在内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打造 “课堂实训—虚拟仿真—企业实战”一体化育人场景,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行业前沿技术,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
自2023 年实施以来,“新匠星计划”已形成“理论筑基—虚拟练技—实战成才”的完整培养链条:
第一阶段,学生在学校接受两年专业教育,系统学习工业机器人原理、电气控制、智能传感等核心课程,夯实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进入库卡虚拟仿真平台,开展机器人运动规划、故障诊断、系统调试等模拟实践,提升复杂场景应对能力;
第三阶段,入驻库卡顺德总部,在企业导师“1对4”带教下,参与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客户现场技术支持、自动化项目实施等实战任务,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过渡。计划引入严格的分阶段考核机制,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维度进行评估,确保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
未来,校企双方将依托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等平台,进一步探索“岗课赛证”融合培养路径,共建“库卡工程师学院”,重点培养具备“机器人编程、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复合能力的技术骨干。
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表示,将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引领,持续优化 “核心专业+支撑专业”产教融合生态,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输送更多“懂技术、精工艺、善创新”的新质人才,助力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