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人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58|回复: 0

[顺德热点转帖] 心系基层不退休!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创顺德首个社区大学!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回帖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4636
发表于 2019-4-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顺德勒流黄连社区有一位“何校长”,他曾扎根顺德基层三十多年,涉足经济、旅游、宣传、干部培训等领域。退休前,他是佛山市委党校副校长;如今,他是顺德首个社区大学的校长,并担任顺德区农改咨询委员会委员,开拓多个基层社区营造项目,重点研究顺德改革问题,为家乡发展发挥余温。他是何劲和,一个“闲不住”的老顺德人。


  他扎根顺德乡村建大学
  在顺德区勒流街道,有一条名叫“黄连”的千年古村。2015年,黄连社区大学在这里诞生,由此开创了黄连社区营造工作的新篇章。

  黄连社区大学是顺德首个社区大学,坐落在社区的鸡鸭巷内。上世纪40年代,这里曾是村内的贵族学校,停办后被改造成厂房及仓库,沉寂数十载。

  2015年夏天,退休后从事社区研究的何劲和在这里调研时得知该社区有意建立社区大学,这与他的社区教育理念相符,双方沟通后一拍即合。同年11月13日,黄连社区大学挂牌成立,何劲和出任校长。

  经过重新修葺的黄连社区大学早已成为村民们日常生活的最佳去处。这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推门请进。村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参加书法、摄影、手艺等培训课堂,还能够在议事厅进行专题交流、社区事务讨论,理性表达意见。

  他振兴广绣成国际交流信物
  振兴黄连广绣,是黄连社区大学成立以来的代表案例之一。广绣曾是黄连村民养家糊口的手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绣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熟悉广绣的人已为数不多。
  栩栩如生的广绣作品,一针一线都是黄连传统技艺的记忆。(图:佛山新闻网)
  “我觉得这种植根于本土的文化需要传承下去。”2017年5月,何劲和在黄连社区大学成立了黄连广绣协会和广绣坊,并举办黄连广绣百家展和专题论坛,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很多绣娘都很含蓄,甚至不解我们为何要振兴广绣。”回忆当时活动的情景,何劲和记忆犹新。那年5月,何劲和与团队成员挨家挨户动员绣娘将自家的绣品拿出来展示,发动她们参与振兴广绣活动,鼓励他们找回自身价值。


  “现在,黄连广绣已经申请商标,并且成为社区的文化招牌。”何劲和脸上满是自豪。2018年10月,黄连社区大学广绣协会成员黄肖嫦的精心之作《百财图》更被送至英国皇室成员迈克尔·肯特手里,使黄连广绣从顺德走向世界,成为国际交流的信物。
  他建博士基地研究顺德乡村问题
  2018年3月,顺德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基层大治理,并出台“1+5”系列文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同年6月,何劲和牵头组织的顺德社区发展(龙眼)博士研究基地在龙眼社区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在何劲和看来,成立博士研究基地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回应。乡村振兴需要资源下沉、人才下沉,顺德乡土面积大,382个村级工业园散布在205个村居当中,经济增长使乡村发展在前,遇到问题在前,研究顺德乡村问题具有先导意义。
  顺德社区发展博士研究基地位于勒流街道龙眼社区大学内,只要对顺德改革发展有兴趣的博士研究人员,均可加入。“我希望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能够为顺德改革,特别是基层社区治理创新提供新的观点和方法。”何劲和说。
  研究基地成立短短一年时间内,先后与8批次博士学者共同探讨顺德乡村振兴问题,包括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山西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目前已发表了针对社区养老问题、社区妇女就业问题、社区教学等课题研究。
  “我在顺德基层社区工作30多年,见证了顺德改革开放而来的变化。我希望自己还能够为家乡做点事。”谈及退休后的选择,何劲和的理由非常简单。


转载自佛山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客服|顺德人网bbs ( 粤ICP备2020115994号 )

GMT+8, 2024-6-11 14:54 , Processed in 0.06599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