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不少人光顾食肆,都喜欢点微焦甜软的薄撑作主食,取代数十年一贯制的米饭。
薄撑这种岭南民间小食,凝聚着太多的民俗,值得品味。由于岭南地暖,极少种植麦子,所以主料面粉改为糯米粉,表现了岭南人善采众长、灵活变通的优点。各地薄撑同中有异,表明岭南民俗文化主干源远流长,支脉异彩纷呈。
脆皮薄撑(摄/顺德城市为摄影俱乐部“savanna”)
广府地区正月十九为“天穿日”, 家家户户煎制黏软的薄撑供奉天神,辅以红丝线和缝衣针,欲替劳作疲惫的女娲“补天”。《龙山乡志》引诗云:“天穿节届灶觚忙,粉饵团成并舍香。中馈漫云无事业,一枚煎饼继娲皇。”软软的薄撑寄寓着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有趣的是以前顺德等地儿童入学礼,要在书桌上放置薄撑一碟,意取用糯米粉粘住学童屁股,使之专心坐稳念书求学问,黏乎乎的薄撑折射出家长望子成才的愿望。由于在浅锅上摊粉糊时要用锅铲不停地拍打令延展变薄,有人把薄撑叫做“拍鐣”。
其实,“撑”是摊的意思。建国前南海县婚俗(清代咸丰《顺德县志》说:“顺德分自南海,南俗即顺俗也。”)婚礼次日,新人下厨同煎薄撑,新郎烧火,新娘由大妗姐扶持边撑边唱:“第一撑,开枝发叶任我生;第二撑,相公谷围顶到瓦坑;第三撑,好田好地任人耕......”一直唱至把薄撑煎完。这甜甜的薄撑,寄托着小农对理想生活的憧憬。顺德人多把薄撑摊好后,铺上一层白糖、芝麻、花生末、椰蓉作馅,然后用锅铲铲起一端,折向中间,再将另一端铲起折叠在上,将馅料卷裹着,成长条形,活像折叠被子,所以形象地称为“睡铺”。每逢清明,邑人都煎“睡铺”祭祖,说是给回家受祭祖先提供睡觉用的铺盖。小小薄撑,折射出顺德人深沉的崇祖观念。
芒果薄撑(摄/顺德城市为摄影俱乐部“savanna”)
如今,薄撑由家庭小吃堂而皇之登上了大筵席的桌面。菜谱上把它写成“薄餐”,恐怕不单纯出于喜欢通俗易懂的平民心理,往深处说可能还是对其主食地位的肯定。薄撑的制法在最近二三十年间发生了突破性变革,主要是在糯米粉中加入了适量的澄(音邓)面-从面团中洗出来的纯淀粉,因而成品松软滑爽,通透松化,不像用纯糯米粉做的那样粘牙和腻口。配料也做了新的整合,香蕉、香芒、菠萝、凉瓜、绿茶等绿色食料全情投入,花生酱、肉松等佐料也纷纷投怀送抱,让食客吃来格外爽口,满嘴喷香。
一咸一甜,两式一碟,垫以剪花白纸的鸳鸯薄撑,大有取代老土甜腻的汤圆,成为元宵节首选食品之势。新式薄撑,如锃亮的镜子,反映出大时代顺德乃至岭南民俗的进化轨迹。
来源:顺德城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