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人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82|回复: 0

[顺德热点转帖] 顺德:从这里走出5位世界冠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13万

积分

上班一族

Rank: 5Rank: 5

积分
134017
发表于 2019-6-17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顺德体校建校61年,先后向省市、国家输送500多名优秀运动员
从这里走出5位世界冠军
  核心提示:佛山市顺德区业余体校在2013年、2016年连续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目前在国家队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顺德籍运动员就有7人。该校连年向省市、国家输送人才,外省有运动天份的孩子也慕名来顺德求学。从体校硬件设施来说,其条件算不上良好与优越,可是为何吸引学员不远千里来求学,又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把十来岁的孩子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才?本期特解密“培养冠军的摇篮”背后的故事。

顺德体校成为很多运动员开启梦想的地方。
  建校61年,先后向省市、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500多人,培养出5位世界冠军,目前有7位从该校输送出去的运动员在国家队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2013年、2016年连续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业界人士皆称,它是培养冠军的摇篮!
  在顺德大良安于一隅的佛山市顺德区业余体校(以下简称顺德体校),数十年默默创下不凡的业绩,在业内口碑相传,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苗子”来此地逐梦。比如刚刚获得2019世界杯波兰站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冠军、德国站男子双人划艇1000米冠军的郑鹏飞,还有获得2019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冠军的陈清晨,皆是如此!
  郑鹏飞是黑龙江人,陈清晨是广东梅州新宁人,他们分别于13岁、9岁的少小年纪来到顺德开启体育之路,并最终走上了世界冠军的舞台。他们都被称为顺德籍运动员,一个“顺德籍”无言述说着冠军背后无数个日夜奋斗的故事,以及他们出发的地方!
  6月初,记者应约来到顺德体校采访,朴实的老式建筑楼、球场、水泥地,依稀还能想见郑鹏飞、陈清晨在楼里奔跑的样子、他们曾经洒下的汗水以及喜怒哀乐。

  “郑鹏飞于2006年底来顺德,最初是学游泳。他当时13岁,年纪虽然不大,可是已经错过了学游泳的黄金年龄。他练了半年游泳,又改学水球,学了不到一个月,改学皮划艇。皮划艇很小,上艇后很难站稳,郑鹏飞练皮划艇首先克服的困难就是练习平衡力。没地方给他练,他就在游泳池用一艘艇来练习。皮划艇是在要河里、湖上划的,游泳池怎么练得了?但场地限制,实在没办法,他就在游泳池练了两个月,正值11月、12月的冬天,冷死了!他是零基础,可是他有勇气练下去。”

  “陈清晨来的时候,年纪也比较小,她也非常刻苦,跟着张智勇教练学打羽毛球。在这么小的年纪来到顺德,并一步步走出去,取得今天的好成绩,这个过程很辛苦很不容易,他们在顺德的生活也是很难忘的。”
  顺德体校主任温振敏讲起体校学员们的事迹,如数家珍,回忆郑鹏飞在体校球场上跑步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在水泥地上跑步很坏脚,可是他就是这样自律,不出艇练习,就在校内跑步,自己给自己计时,练出强壮的体魄、耐力和速度。”
  在温振敏眼中,顺德体校是个“弹丸”之地,因为地方实在太小了,一个大院,几个小球场,一排两栋楼。可就是这个“弹丸”之地,先后培养和输送了蔡兆鸿、池聘、张标洪、陈清晨、郑鹏飞5位世界冠军,及500多名省级、国家级优秀队员,在业界创下“培养冠军的摇篮”这个传奇!一个地方体校能取得如此成绩的秘诀是什么?学员们不远千里来求学,顺德体校真正吸引他们前来的魅力在哪里?顺德体校的校领导与教练们一致认为:好的运动员,好的设施,好的教练,是一所体育学校良好发展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打篮球的孩子们。
  访谈
  关于选拔人才:教练骑摩托下乡选拔,传统项目群众基础好
  记者:顺德体校目前的发展现状是怎样?
  冯泽文(顺德体校副校长):顺德体校现有教职员工39人,在训学生350人,教学方针是“学训并重”,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体育后备人才,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就是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和向上级部门输送人才。
  温振敏(顺德体校主任):顺德体校是2004年搬到现在这个位置,前身是锦湖中学,后改为新基路小学,新基路小学与桂畔小学合并后,才腾出这片地。体校场地小,所以很多体育项目在训练时借助顺德体育中心的场地。
  记者:请问顺德体校是如何选拔到好的体育“苗子”?
  冯泽文:我们每年有两次选拔苗子的时间,一是上半年2月-6月份,一是下半年开学后、寒假前,基本上整年都在进行招生和选拔,由各运动项目的教练自己到基层各个镇街学校去挑选人才,以前通讯、交通不发达,教练们开着摩托车去村里各学校,没有导航找不到路,就边走边找,很辛苦。教练对自己需求的人才,心中自有一把尺寸,所以他们选什么样的人才回来,我们学校不予干涉,给教练充分的自主权,我们重在为他们做好后勤工作。
  记者:顺德体校目前的教学模式是怎样的?
  冯泽文:学校分学生部和训练部,学生部管理运动员文化课就读情况,训练部就主管运动员的日常运动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温振敏:训练体制是二结合,学员吃住、训练在体校,文化学习挂读在周边的学校,小学阶段就读于桂畔小学,初中阶段原就读于顺德一中学校,去年调整为就读顺德实验中学,高中阶段原来是只能去梁銶琚中学(职高),现在多了一个选择,还可以上普高,去顺德实验中学读书。孩子们在走体育这条道路的同时,也不放弃文化课。
  记者:为何顺德籍运动员在皮划艇、水球、田径方面能够取得很多不错的成绩,在输送人才方面也名列前茅?
  冯泽文:皮划艇、水球、田径是顺德体校的传统运动项目之一,也是省里的传统运动项目,在广东有这个运动氛围。顺德体校现在开设的运动项有田径、游泳、篮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摔跤、击剑、射击、武术、皮划艇、柔道、足球等项目。其中田径、水球项目被评为省重点训练基地,皮划艇、武术、羽毛球、柔道、射击、击剑项目被评为省重点班。这些传统的重点项目在顺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数十年来,我们的教练也摸索和积累了大量好的训练经验,所以在输送人才方面在省里是前茅。
  关于培养与输送人才: “我们是创造运动员,不是转手加工运动员”
  记者:听说有7名顺德籍运动员目前在备战2020东京奥运,主要是哪些项目?
  温振敏:主要是田径、羽毛球、水球和皮划艇。田径运动员是卢志权、朱翠妍,羽毛球运动员是陈清晨、陈露,水球运动员是梁念祥、胡长信,皮划艇运动员是郑鹏飞。
  记者:顺德体校为何能培养并输送出去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
  张智勇(顺德体校羽毛球教练):每一个运动员成功的背后,他一定有一个非常好的教练员;另外,就是学校体制。顺德体校的硬件设施、体制在省内不是顶尖的,一是地方性这个地域限制,二是我们的训练场地与设施条件有限。我们最宝贵的是我们的运动员和教练,我们输送出去的运动员在外面取得了好的成绩,很多退役了又回来为顺德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拿我自己来说,我跟冯泽文副校长是小学时的同学,一起从顺德培养出去,到了佛山,后来又到省队,然后又一起回来服务顺德。我们最看重的是教练的人才水平,这个运动员不行,可以培养另外的运动员,但是没有好的专业的教练,就培养不出好的运动员,也吸引不到外省好的运动员来顺德。
  我们体校并不能给运动员提供优越的训练条件和较多的奖金鼓励,唯一能吸引运动员的是教练的水平与人格魅力,运动员在教练这里看到希望,觉得通过训练能达到理想的成绩,他们才会来!
  我们输送出去的运动员,回过头来,非常感谢我们,感谢在顺德的经历,也是因为我们的教练没有私心,可以对学员做到全力付出。比如,周末学校放假了,教练会把学员接到自己家里吃住和陪同训练。教练肯付出,学员肯吃苦,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的学员来的时候都是普通人,比如郑鹏飞在皮划艇运动方面是零基础,经过我们系统的培训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输送出去。从我们培养与输送运动员的过程来讲,我们是在创造运动员,而不是转手加工运动员!我们不是买几个世界冠军回来,而是把普通的人培养出去,让他们有机会成为世界冠军。
  我们顺德籍运动员出了5个世界冠军,出了无数个国内冠军,未来在各方面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还能不能继续培养出冠军,这有赖于教练的能量。我想,继续努力下去,一定还会有冠军的!
  教练故事
  胡永麟:从顺德走出去 退役回顺德执教
  顺德体校不少教练来自从顺德体校走出去的运动员,他们对顺德体校情感深厚,在运动员生涯结束后很乐意选择回顺德任教,为顺德的体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顺德体校皮划艇教练胡永麟就是世界冠军郑鹏飞的师兄,于2003年从顺德体校输送进入省队,2014年4月份退役,2015年来顺德体校从事顺德皮划艇队的教练工作。
  胡永麟讲,从事皮划艇运动,国内的学员普遍是从十二三岁开始,但国际上是从五六岁就开始了。在人才储备上,我们国家比不上国外,但是我们能在皮划艇项目取得好的成绩,这靠后天的努力!
  顺德皮划艇运动项目的发展,源自上世纪90年代顺德体校校长毛国斌组建第一支队伍,此后毛国斌带队数十年,先后从顺德输送30多名皮划艇运动员到省级部门。
  “以前的条件非常差,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包括现在仍然是‘打一枪换一个场地’,现在顺德体校皮划艇队伍在顺峰山公园的桂畔湖训练,存放器具的仓库就建在美的体育公园内,是临时建筑,随时可拆掉。以前在大良甲子桥附近的桂畔河训练时,器具就存放在桂畔小学。”
  胡教练说,皮划艇运动是个非常费钱的运动项目,必须每人配备一条小艇,每条艇价格数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这项运动还是一个对体能高要求的项目,在选拔人才时,要求运动员个高且臂长肩宽,同时还需对运动员做心脏测试,因为该项目颇需耐力,需要运动员有一颗大心脏才能保证运动过程中体内有氧。目前顺德皮划艇队有12人,年龄阶段是2004年~2007年出生的学员。“暑假结束后将有8个人招过来。”
  回忆过去顺德皮划艇队伍训练的艰辛,他讲起毛国斌校长以前带队训练时的情况,队员们文化课结束后集合,一人扛一条艇跑步到达训练地点。“经常下课后时间赶不及,毛校长就会骑车,运动员就以跑步到达目的地,跑步就代替了热身动作。”
  对这一训练阶段的辛苦,温振敏主任则记忆深刻,“那时候桂畔河里水草多,水草经常缠住艇,做皮划艇训练的条件很辛苦,大家几十年一路走过来真的很不容易!”

来源:顺德新闻网-珠江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客服|顺德人网bbs ( 粤ICP备2020115994号 )

GMT+8, 2024-4-19 19:21 , Processed in 0.0560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